政府工作报告提出:加强洪涝等灾害防御,提高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。
防汛抗旱是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,水利部坚持以“防”为主,标准内洪水不出意外,最大程度避免重大水旱灾害与疫情叠加,聚焦超标洪水、水库失事、山洪灾害“三大风险”,水库不能失事,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,山洪灾害不出现群死群伤”为目标,以“超标洪水不打乱仗,把“防”的工作贯穿始终,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聚焦于“防”,举全行业之力,全力减轻水旱灾害风险、防范“黑天鹅”事件。
一是强化监测预报预警。加密雨水情测报频次、为防汛抢险争取时间;攻关北方河流洪水预报难题,努力提高洪水预测预报能力;完善预警发布机制,及时发布水情旱情预警,做好中短期和临近预测预报;提高洪水过程、洪峰过程、洪量等方面的预报精度,为防洪调度提供支撑,加强气象、水文等联合会商和信息共享。
二是立足防御超标洪水。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中心,充分发挥水文测报的支撑作用和水利工程体系的防灾减灾作用,实施挂图作战,按照超标洪水防御预案。在准确把握水库拦洪作用、河道泄洪能力、重要堤防的临界水位、蓄滞洪区内人员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、及时提出科学调度运用建议。加强培训演练、保障重点地区、重要城市和重大基础设施防洪安全,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有序应对超标洪水,落细各环节措施。
三是保障水库安全度汛。对于大中型水库、指导科学规范调度运用,采取预泄腾库、拦洪运用等方式,专人、专班盯住汛限水位,实现“有人、有制度、有方案、有预案、有预测设备”等“五个有”,促进各类责任人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,充分发挥水库拦洪削峰作用;对于小型水库。
四是抓好山洪灾害防御。密切关注强降雨、把责任具体落实到乡镇、村屯、组户和个人;督促指导修订完善预案并开展演练,掌握“方向对、跑得快”要领,让群众真正“走一遭”,及时向相关责任人和社会公众发布预警,熟记预警信号、转移路线和避险目的地;通过宣传普及山洪灾害避险常识,解决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;夯实地方政府责任,增强群众防灾避险意识,督促基层地方政府完善转移避险“包保”责任制体系。
同时,水利部高度重视洪涝灾害防御强监管工作,组织开展了多项督查暗访工作,围绕安全度汛。对全国规模较大、风险较高的263处水毁项目的修复工作进行督查;对不少于1000座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(水电站)防洪调度和汛限水位执行情况进行督查;对全国105个县级行政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暗访调研;对131项大江大河及其重要支流、重点(重要)防洪城市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编制完成情况进行督查。确保度汛安全,落实相关工作措施,督促各地增强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,严防水利重大风险事件发生。